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朝领路人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就在学子们的议论声中,又有一张红榜被帖了上去,又引得学子们瞪圆了眼睛去找名字。找到自己名字的学子,有人高兴,有人失落。高兴的是,自然是榜上有名,高中了。失落的是,这名次有些靠后,不够理想。

帖了四张红榜后,发现了徐经的名字。

虽然徐经自认不凡,却是自己也知道,自己和唐寅这些顶级天才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能够高中,还是名次不前不后,处在中间,已经很不错了。

“恭喜徐兄。”唐寅向徐经道喜。

两人是知交好友,又是同乡,徐经能够高中,唐寅自然是真心为他高兴。徐经听在耳里,也是喜悦,道:“谢唐兄。”

康海也来道贺:“恭喜徐兄。”

“谢康兄。”徐经忙还礼,对这个康海,徐经很是敬重,可与唐寅并肩之人,要不是今岁被奸人所害,肯定会高中,而且名次还会很靠前。

历史上,康海在弘治十二年落榜,而下次会试高中状元,这本身就很奇怪,一个落榜的人能够中状元吗?康海没有参加会试,就能说得通了。

程堂看着徐经,心想你这才学就这样了,和你的后人徐霞客比起来,自然是差远了,但也是一个可造之才,向徐经道贺道:“恭喜徐师兄。”

徐经笑呵呵的道:“谢程兄。”

不少学子上前恭喜徐经。虽然徐经也是鬻题案的诱因,但是和唐寅比起来,名声就差远了,但是他长袖善舞,出手豪气,爱结交,不少学子和他有交情。

徐经笑脸相迎,满脸笑容道谢。

还剩最后一张红榜了,这是最重要的一张红榜,谁高中榜首,就要揭晓了。所有人停止了说话,眼睛瞪圆,死死盯着差役手中的红榜。

终于,红榜被展开,差役还在忙着张帖,就有人眼尖,看见了榜首上的名字,惊呼起来:“唐寅,榜首。”

“唐寅是榜首?有没有看错?”

“唐寅怎么可能得榜首?”

质疑声响成一片。然而,等到红榜张帖完成,‘唐寅’二字高居榜首,铁板上钉钉,没跑儿了。

“恭喜唐兄。”康海徐经二人不约而同,抱拳道贺,很为唐寅高兴。

徐经自是不用说了,和唐寅交情不错,还是同乡,真心为他高兴。自己的知交好友高中榜首,自己也跟着沾光。

康海这几日和唐寅聊得很投机,两人已相交莫逆,是知交好友,他也真心为唐寅高兴。

“恭喜唐师兄。”程堂抱拳行礼。

唐寅笑呵呵的,满脸红光,激动得眼圈儿泛红,今岁这会试曲折颇多,被人构陷,下到狱中,遭受酷刑,原本以为没有希望了。谁曾想,程堂横空出世,多方奔走,终于了结了鬻题案,他的功名也恢复了。

他从心里感激程堂,笑道:“多谢程贤弟。”

程堂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趁机敲竹杠,道:“唐师兄,你要是过意不去的话,帮我多画点那种画。”

这时节讨要春宫图,你还是人么?唐寅真想捶他一顿,一扭头,不鸟他了。

“恭喜唐兄。”

“恭喜唐兄。”

学子们挤过来,向唐寅道贺。

唐寅抱拳回礼,满脸笑容,春风得意。

然而,有人扫兴。

只见一个身着锦衣,手拿折扇的学子挤过来,指着唐寅的鼻子骂道:“唐寅,你好不要脸,你行贿鬻题,也敢中榜首?我不服。”

这是一个落榜的学子,羡慕忌妒恨,把唐寅当作出气筒了。

如他这般的学子不少,齐声叫嚷道:“唐寅,你无才无德,何以高中榜首?”

唐寅脸色难看,就要分辩,就在这时,只听学官大喝一声道:“唐寅高中榜首,是陛下钦点,你敢有意见?”

弘治钦点,这话的威力很大,学子们一下子被震住了,不敢说话了。

“大人,真是陛下钦点?”有学子不敢相信,弘治钦点的榜首,这份殊荣非同小可,在明朝历史上也不多见。

人们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学官。

学官脸一肃,喝道:“此事千真万确。陛下调来唐寅的文章看了,再把唐寅乡试的文章看了,以为唐寅有济世之才,当为第一。”

这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得人们晕乎乎的。

弘治不仅钦点唐寅第一,还夸赞他有济世之才,这和苏轼苏辙两兄弟中举时,宋仁宗夸兄弟二人有宰相之才一样难能可贵。

弘治此话一出,也就注定唐寅前途无量,平步青云。

那个挑事的学子被震住了,进不得的退不得,愣在当场。

程堂厌恶的瞥他一眼,喝道:“还不快滚,丢人现眼的东西。”

这个学子一个激灵,脸色大变,挤出人群,灰溜溜的逃走了。

一群衣着华贵的男子,拼命挤了过来,把唐寅围在中间,里三层外三层,个个眼珠子陷在唐寅身体里,再也拔不出来,跟在看稀世珍宝似的。

这些人的目光如同发现美味羊羔的饿狼眼神,冒着幽幽绿光,看得唐寅心中发毛,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