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城西街有一间极为朴素的宅院,门外匾额上刻着两个金漆大字:陈府。

镇北城前任步军统领,老将军陈忠自卸任后便携家眷生活于此,平日里极少出门,昔日的故交好友也是少有来往,除了前些年女儿出嫁外,这间院子总是显得格外冷清。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徘徊良久后,最终还是停在了这座宅院的门外。一位身披裘服的男人缓缓走下马车,站在大门之外,静默良久。

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羊皮裘子的车夫,系好马儿缰绳后,站在男人身后,声音略有些低沉道:“王爷,咱们是不是该进去了?”

镇北王,北境三州之地的主人,神色竟然有些奇怪,好似乎犹不死心。

“乐毅,我记得陈忠这老家伙当年喝酒不行,打仗却总是冲在最前面。还记得当初攻克神凰城的时候,这老家伙可是第一个登上城头的。苏先生在世时,常夸他有勇有谋,怎么今日偏偏如此行事?。”

老王爷盯着那块匾额,满心疑惑。

瞧着四十多岁的车夫,摇摇头,笑道:“王爷,天冷,还是进去说话吧。”

与此同时,宅子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蓝色布衣,鬓角斑白的老人站在门内,恭恭敬敬地朝着门外男人施礼。褶皱的脸颊勉强挤出笑容,声音压抑:“府内破旧,还望王爷不要嫌弃。”

“老哥哥言重了。”老王爷拾阶而上,跨进门内,名曰乐毅的车夫跟在身后。鬓角斑白的老人轻轻摆手,下人们便将大门合上。府门关闭,老王爷转头笑道:“老哥哥家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

老人不以为意,笑道:“确实高了些,不过也好,门槛高,来的人就少了,人老了,难免图个清净。”

老王爷不再说话,本名陈忠的老人与这位镇北藩王并肩而行,笑道:“前厅备了茶水点心,王爷不妨去尝尝看。”

老王爷点点头,身后的乐毅却是皱着眉头。

三人来到前厅,老人先一步走进去,率先落座,挥挥手示意下人们上茶点。精致的点心装在两只白玉盘子里,温度正好合适的茶水装在同样恰到好处的精美瓷器中。

陈忠用手拿起一块点心,解释道:“这糕点由七种食材历七道工序方才制成,观我北境诸多美味,可进前三。因食材多取自高山之巅,所以下人们称之为登糕,取登高远眺,一览山小之意。”

老王爷却是看也不看,笑道:“老哥哥吃食真是讲究。”

“这茶叶也是讲究的,乃是重金从南国紫玉轩买来的,王爷不妨品鉴一二!”老人率先吃了一口手中点心,抿了一口杯中茶水。

乐毅微微点头,脸上笑容欣慰。

老王爷笑容依旧,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入口甘甜,隐隐有清香在口中萦绕。将茶碗放下,老王爷笑道:“茶叶虽好,可这水却很一般呢。”

老人叹了口气,笑道:“水好不好,只有茶知道。”

“可水煎茶,终归有些亏欠。”老王爷重新端起茶碗,又是轻轻抿了一口。

老人举起茶杯,目光悬停良久,道:“不管如何,都是茶叶自己的选择,怨水作甚。”老人从袖口中,抽出一快玉碟,起身递于老王爷,笑道:“代王爷您保管多年,是时候也该物归原主了。”

“老哥哥这是何意?!”老王爷问道。

老人笑道:“北境七座公子城,还是属我朔方城最好。大公子麟诚之功,远胜诸位公子,只是可惜了。王爷,陈忠走后无论如何,还望王爷照顾小女一二。至于那不成器的儿子,便当作小轩的磨剑石吧。”

老王爷叹了口气,盯着眼前的老人道:“惊鸿楼的事是你安排的?”

“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就算做父亲的能压得了一时,总归难能一世。与其将来惹祸死在北境以外,丢我陈忠的脸,倒不如死的有意义些。”

“何以如此啊!”

“北境三州若想整顿人心,王爷大方从我陈忠开始就是。骄奢淫逸,欺男霸女,我陈忠之子当死,还有谁人之子死不得?!徇私枉法,包庇幼子,以自身人情买卖官职,大敌当前,却私放荒原星君进城,通敌之罪,我陈忠死得,还有何人不能死?!”

老王爷摇摇头,没有说话。

老人继续道:“王爷,中庸之道故能善其身,然何以治天下?儒之教化,固然好,但人心复杂何以人人可教,大旭虽有国法历律,但仁义情分居多,难以公正。非法之天下无以为之!”

“够了!”老王爷难得怒道。

老王爷似乎许多年都未曾如此生气了,他想救眼前这个老人,可这个老东西偏偏自己求死,自己却又不得不入局杀他,北境改革之法旨在轻仁义,重礼法,自己绝不可以徇私包庇,否则便会然付诸东流,甚至还会给北境带来诸多弊端。照理说,这老东西不该知道啊。

老王爷忽然想到了一个,不禁问道:“可是苏先生的早年布局?”

老人点点头,道:“正是。”

老王爷无奈摇头,你说你都死了,还操这份心干嘛。

老人有些失落,道:“北境自古荒蛮,幸得圣人教化,立书院,开私塾,教四书五经,得以开智明理,但如今之世非法而不可!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