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李爷住在中京北苑附近,距离后海还有一段距离。

几人上了一辆公交,因为不是通往集市,商场,所以车上人并不多。

见车上还有空位,大家各自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

这个年代的公交车,是带两个辫子的,也就是车顶上带两根电线,顺着电线走。

路虽然不宽,但车很少,一路还算通畅。

华国不愧是自行车王国,街上一眼望去是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一个男人骑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从公交车的侧面飞快的超越了过去。

动作娴熟,潇洒自如,硬生生把自行车骑出了后世奔腾,宝驴等豪华轿车的味道。

前面杠上坐了一个小男孩,后座一个女人侧身坐着,一只胳膊揽住他的腰,满脸笑容。

顽皮的孩子格格地笑着,不时按一下车把上的铃铛,发出一串清脆的铃声。

杨修文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奔流不息的人群,还有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心情也跟着快乐了起来。

前世的自己似乎没有这样的快乐,当时最大的快乐就是所谓的“父母”给自己的一声夸奖。

不知不觉中,沉迷其中,思绪万千!

这时耳边有一个声音硬生生的打断了他的遐想。

“咳,咳咳,咳。。。!”一阵咳嗽声惊醒了他,扭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站在他的身边,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他。

杨修文知道这是提醒自己给他让位呢。

刚想起身,可男子接下来的话让他没了让座的念头。

男子嘴里说道:“世风日下啊!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没礼貌了,尊老爱幼是我们华国的传统美德,有些年轻人却忘了。

他的父母啊!也不知道是怎么教育的!“

杨修文虽然是借体重生,但潜意识中,父母在他的心中的分量很重,甚至是逆鳞,不可亵渎。

杨修文靠在座位上,双手抱胸,抬头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男人。

问道“你想让我给你让座?”

男人眼睛一瞪“怎么,小子,不应该吗?”

杨修文笑着说道“我认识你吗?你认识我吗?”

男人回道“这跟认不认识有什么关系,我是长者,你是小辈,就应该给我让座!”

杨修文摇摇头“你虽然年长我几十岁,但我觉得你还是没有活明白!”

男人一听就要发怒,被杨修文摆手阻止了“你先别急,你可能不知道尊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老有没有被尊的资格。”

男人急声问道“我是老人,还论有没有被尊敬的资格,小子,别给自己找理由!”

这是车上有不少乘客,听到两人的争论都侧目看来过来。

王明义,那爷,方纪年三人坐在一起,见杨修文和一个男人起了争论,谁也没起来。

因为他们眼中的杨修文,对于长辈,从来都是尊重的,现在与人起争执,只有一种可能,对方没理,甚至无理!

杨修文看着男人说道“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

你所谓的应该就是一种道德的绑架。

你退休了吧!你每天的生活就是提笼架鸟,喝茶闲聊。

试问是你辛苦,还是整天忙着上班的年轻人辛苦?

社会上提倡给老人让座,给孕妇让行,是为了让社会充满温情。

不是给你所谓的老人绑架社会的借口。

让,温暖传递,不让,无可厚非。

这个世上,没有谁欠谁的!

年轻人自愿给老人让座,是对老人或者自己的尊敬。因为他也会老。

而老人是不是也应该真心说一声谢谢。

年轻人如果不让座,老人是不是也可以多一分理解!

而不是言加指责,指桑骂槐,诽谤他人父母。

如果按你的逻辑,我是不是也可以对你说一声“子不教,父之过呢!“

“好!说得好!“那爷拍着手喊道。

见男人看向他,直接问道“怎么,不服气?你也就大我几岁,我愿意呢,叫一声老哥,不愿意呢,喊你一声那个谁,有错吗?“

男人气得脸憋得通红,吭哧了半天,说出一句“都是一些什么人呐,简直不可理喻!“

随后走到车门跟前,车一停,就下了车。

那爷隔着几排座位对杨修文说道“修文,你这句话确实精辟-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

你小子现在说话越来越有味道了,爷我很喜欢!“

杨修文苦笑着摇摇头“那爷,您别在拿我打趣了,起先我是打算让座的,可他却话里话外的带上了我的父母,那我可不答应。

现实中还是要给老幼孕残传递些许温暖,那样这个社会更有温度!“

吴启龙坐在最后面,所以没有人找他让座。

杨修文和那个男人的对话,他也听到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慢慢的开始崇拜杨修文。

虽然杨修文还比他小二岁,可他经常冒出的一些话语,总是能穿透自己的心。

那爷刚才喊了声-好!他内心也是无比的赞同。

人生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