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随后几日,颜珞笙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前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开始有意无意向母亲和兄长打听父亲的每日去向。

&ep;&ep;她必须查清楚父亲究竟有没有谋反,或者因何事得罪了姜崇。

&ep;&ep;转眼十多天过去,一年一度的春宴如期而至。

&ep;&ep;历来二月二龙抬头,冬去春来、万物萌发,皇帝会在上林苑设宴,邀请京中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官员携家眷前往。

&ep;&ep;颜珞笙前世从不随父母赴宴,不喜外出是真,更无心与那些官家小姐们互相客套,直到后来入了宫,终日与皇帝及妃嫔们虚与委蛇,才发现“因果报应、天道轮回”所言非虚。

&ep;&ep;先前欠下的,迟早要连本带利还回去。

&ep;&ep;这次她主动提起,母亲和兄长都很意外,她对此早有准备,解释道:“那日听父亲谈论婚事,女儿心中不胜惶恐,父亲既已动了念头,迟早会付诸行动,如果不能珍惜时间、多陪一陪阿娘和阿兄,只怕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ep;&ep;颜夫人安慰道:“阿音不愿嫁,老爷也不会用强。至于宫宴,你若想去,带你去便是,只是近日要多加温习宫内礼仪了。”

&ep;&ep;“在圣上和贵妃娘娘面前走个过场就好。”颜玖竹咬着果子道,“阿音莫怕,问安过后随阿兄去骑马,不必应酬那些官家小姐。”

&ep;&ep;颜珞笙但笑不语,她此行目的,还偏就是那群官家小姐。

&ep;&ep;仅从母亲和兄长那里获得消息还不够,她需要开拓更多门路。

&ep;&ep;再说了,颜玖竹和宣王走得近,若是一同骑马,难免又会遇上,这一世她躲他还来不及,才不会上赶着凑过去,与他有任何往来。

&ep;&ep;二月初二,颜府一早就备好了入宫的车马。

&ep;&ep;颜晟单独坐一辆,颜夫人和颜珞笙一起,颜玖竹不爱坐车,索性骑马伴在旁边。安置妥当,一行人向宫城所在的方向驶去。

&ep;&ep;今上即位后,将都城从西京长安迁往洛阳,本次设宴的上林苑毗邻皇宫,乃是京城最大的皇室园林,其间琼楼玉宇,有名花仙草、奇山异石,景致优美恍若人间仙境,百官群臣皆以受邀至此为荣。

&ep;&ep;故地重游的颜珞笙却并无半分新鲜感,下了马车,一路走得四平八稳、目不斜视。

&ep;&ep;她本就生得极美,如今更显几分端庄,愈发引人瞩目。

&ep;&ep;侍奉的宫人见多了世面,却也暗自称赞她举止得体、仪态从容。

&ep;&ep;到底是世家大族的女儿,寻常官家小姐比不来。

&ep;&ep;今日天气晴好,皇帝置身一处临水轩榭,在旁伴着的是如今掌管六宫的贵妃谢氏。

&ep;&ep;行至御前,引路宫人悄然退下,太监通报过后,将颜晟一家请了进去。

&ep;&ep;行礼毕,几句君臣寒暄后,便是贵妃向女眷问话。

&ep;&ep;颜晟和颜夫人原本还有些担忧,生怕女儿行差踏错,谁知颜珞笙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没有表现出一丝不妥。

&ep;&ep;贵妃很是满意:“令千金虽初次入宫,却是言行得体。一对儿女皆如此出众,可见父母平日教养有方,如若有缘,本宫倒是愿意与颜公结个亲家,本宫名下虽仅有庆王一子,族弟却有适龄女儿尚未出阁。”

&ep;&ep;颜晟忙道:“承蒙娘娘抬爱,微臣感激不尽。只是小女年纪尚幼,恐怕难以胜任王妃之位,犬子更是才疏学浅,不敢奢求谢家千金下嫁。”

&ep;&ep;贵妃闻言笑了笑,也没有再坚持。

&ep;&ep;却是皇帝道:“想来令郎和令爱也到了适婚的年纪,颜卿若有意属,可向朕禀明,朕愿亲自赐婚、成人之好。”

&ep;&ep;颜晟谢恩,再拜之后,携家眷退下。

&ep;&ep;他与颜夫人还要与诸位高官命妇互相见礼,便与儿女分道扬镳。

&ep;&ep;作别帝妃和父母,颜珞笙心底微微松懈了几分,正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忽然,颜玖竹碰了碰她的胳膊:“阿音。”

&ep;&ep;她回过神来,抬头便望见两个衣着光鲜、气度出众的少年。

&ep;&ep;其中一个穿着玄衣,步履沉稳姿态卓然,眉目精致仿佛能够入画,另一个穿紫衣的年纪虽小,却也面如冠玉,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

&ep;&ep;此时此刻,两人正迎面走来。

&ep;&ep;颜珞笙心里一沉,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ep;&ep;可惜这么近的距离,定然已被对方看到,若刻意躲避,难免有失礼之嫌。

&ep;&ep;只得跟在兄长身侧,恭顺行礼道:“臣女见过宣王殿下、瑞王殿下,二位殿下万福金安。”

&ep;&ep;她微微垂着头,目之所及,是一方玄色打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