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颜珞笙睡着没多久,便有宫人进来,低声通报,皇帝摆驾东宫,很快就要到了。

&ep;&ep;姜义恒替妻子掖了掖被角,令素月和几名婢女留下照看,起身去外殿迎驾。

&ep;&ep;皇帝进门时,殿中乌泱泱跪了一片,他淡淡道了声“平身”,看向为首的太子。

&ep;&ep;光阴流转,不知不觉间,他已逐渐褪去少年的轮廓,皇帝忽然想起,下个月便是他的二十岁生辰,该行加冠之礼了。

&ep;&ep;他出世的那年,自己也是将将弱冠之龄。

&ep;&ep;因着先帝的警告,他不敢公然表露出多少欣喜之情,却在当晚四下无人时拥着彤彤,与她一同注视襁褓中安静沉睡的婴儿。

&ep;&ep;孩子的模样格外好看,稳婆是前朝旧人,接生过数不清的皇子公主,见了都连声称赞,说从未见过刚从娘胎里出来就这么漂亮的婴儿。

&ep;&ep;彼时谢氏已为他诞育一子,可于他而言,那只是依从先帝指示、许给谢家的筹码。他曾以为自己不喜欢孩子,直到彤彤满怀希冀地将襁褓递到他手上,他触碰到那又小又软的一团,心里骤然被某种莫可名状的暖流击中,初为人父的喜悦顿时油然而生。

&ep;&ep;这是他和彤彤的孩子,他的嫡长子,未来的天下之主。

&ep;&ep;有那么一瞬间,他心想,他会将这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他,然后……就携彤彤离开皇宫,完成曾经答应她的事,陪她走遍千山万水。

&ep;&ep;思绪信马由缰,他忍不住抬手,碰了碰孩子细腻柔嫩的脸蛋。

&ep;&ep;他早年南征北战,如今也是刀剑不离身,指腹带着一层茧,睡梦中的孩子微微蹙起眉头,在他怀里动了动,睁开了一双点漆般的眼睛。

&ep;&ep;那双眼睛生得极好,和彤彤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目光澄澈干净,让他不禁有些出神。

&ep;&ep;手臂下意识收紧几分,却不知怎么,竟弄得孩子哭了起来,彤彤既心疼又好笑,忙不迭抱走孩子温柔哄着,好不容易安抚他再度睡去,才低声嗔怪道:“你可真是笨手笨脚。”

&ep;&ep;他颇为不服,挑了挑眉:“一回生二回熟,多给我抱几次,我总能学会。”

&ep;&ep;彤彤怀疑地看着他,却还是空出一只手,指点他摆好姿势,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放入他的臂弯。

&ep;&ep;这次,他不敢再乱动,不知过了多久,手臂都有些僵麻,依然舍不得放开。

&ep;&ep;彤彤凝望他们父子,眼中浅笑盈盈、柔情四溢,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停驻。

&ep;&ep;“陛下。”宫人的声音让皇帝回过神来,乳母抱着新生的小皇孙,等待他的命令。

&ep;&ep;他收敛心绪,素来古井无波的语气难得缓和了几分:“来,给朕抱一抱。”

&ep;&ep;姜义恒从乳母手中接过孩子,动作轻缓地交给皇帝。

&ep;&ep;他原本存着些许担忧,只怕皇帝从未抱过婴儿,却意外地发现,他的一举一动竟是驾轻就熟。

&ep;&ep;小皇孙刚吃饱喝足,睁着一对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

&ep;&ep;他似乎并不认生,不多时,就在皇帝怀中沉沉睡去。

&ep;&ep;东宫的下人们见皇帝对小皇孙如此重视,皆欣喜不已,皇帝抱了一阵,看孩子睡熟,便还给乳母,示意她带孩子到偏殿歇息。

&ep;&ep;末了,他吩咐道:“太子妃诞下皇长孙,朕有重赏,另外,江山后继有人,此乃国朝喜事,朕决计大赦天下以示庆贺。”

&ep;&ep;众人纷纷跪地谢恩,在王有德的“陛下起驾”声中,恭送皇帝离去。

&ep;&ep;颜珞笙在睡梦中隐约听到外间响动,但她精疲力竭,眼皮沉重得睁不开,转瞬又失去了意识。

&ep;&ep;再度醒来,窗外已是夜色弥漫,殿中亮着几盏微弱的烛火,姜义恒坐在榻边,牵着她的手。

&ep;&ep;见她睁开眼睛,他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轻声问道:“阿音,怎么样,身上还难受吗?”

&ep;&ep;颜珞笙从早睡到晚,精神恢复不少,只觉嗓子干得冒烟,便摇摇头,撑着坐起来。

&ep;&ep;姜义恒忙扶住她,在她背后垫了靠枕。

&ep;&ep;旋即,他接过素月呈上的清水,用汤匙喂给她。

&ep;&ep;灯火渐次亮起,颜珞笙适应了一下光线,就着姜义恒的手喝罢一碗水,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思维还有些迟滞,她习惯性地摸到腹部,才恍然如梦初醒,低声道:“殿下,我们的孩子呢?”

&ep;&ep;“在偏殿,乳母和宫人们照顾着。”姜义恒道,“我让膳房煨了清粥,你先用一些吧。”

&ep;&ep;说话间,宫人已端来食物,颜珞笙昏睡大半日,也确实觉出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