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进了屋,李氏将李安给他的花样子透着窗户照进来的光线看了看,是鸳鸯戏水的花样,两只鸳鸯交颈而卧,就像活了似的,活灵活现的。

&ep;&ep;李氏想不到自己儿子怎么病了一场就跟开了窍似的,也稳重了不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想着,不禁双手合十念叨了好几句:“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有了大郎,家里什么也不用愁了,到时候再娶个媳妇儿,这日子就太幸福了。想着,往窗外看了看李安作画的样子,只觉得自己儿子怎么看都好看,完全不知道现代有一个词可以将之称为气质。

&ep;&ep;李安可没有心思琢磨他娘的想法,他一心想着,等有了钱要干什么,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只剩下小半袋白面,就算掺着粗面吃,就只能吃几个月了,二叔家许诺给的粮食恐怕也要大打折扣,那天瞧他娘回来的脸色,就知道还地的事情不会太顺利。

&ep;&ep;利字当头,再好的亲戚遇上自己的利益都能变成白眼狼,如果这地再不拿回来,二叔家多种几年,就把这地当成自家的了,到时候再拿回来就更难了,虽然李安也并不想种地,但是在这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也只能家中有地,心里才不慌啊。

&ep;&ep;不过,当初把这地给二叔家种是拉里正做的保人,这事儿倒是不是很着急,到时候有钱了给里正家送点儿礼,让他不要忘了这回事,把事情说清楚。到时候再把地要回来,应该就好办多了。

&ep;&ep;心里有了谋算,李安把笔也用习惯了,下手快了许多,几天就画了上百张花样,如果小猴哥都买走,自己就有四百文的收入了,四百文具体有多少,李安并不是很清楚,二郎是个没接触过钱的半大小子,只能问李氏了。

&ep;&ep;问道李氏,谁知道他娘也是一个糊涂人,一生没做过买卖,也不知道四百文钱该如何向李安解释,毕竟她自己都是不清不楚的。

&ep;&ep;李安见此,觉得问了肯定也是白问,到现在,他才知道小猴哥姓王,那天听他说自己跟自己沾亲,李安还以为他是胡说的,谁知道李氏说还真的跟自家沾亲,真的是远方亲戚,至于是什么亲戚,那就要追溯到很远去了,李氏说了一大堆舅爷爷舅姥姥的,李安听得一阵头大,也弄不清是个什么样的亲戚。

&ep;&ep;虽然是亲戚,但是两个村子紧挨着,通婚的男女自然是不少,基本每家都能沾亲带故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那个货郎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套近乎,能拿到货罢了。

&ep;&ep;亲戚不亲戚的,李安并不在乎,在李安的职场生涯里,就算是亲兄弟,那也是要明算账的,更何况,这是远到连李安也搞不清楚的亲戚呢。

&ep;&ep;李安在乎的是,怎么才能尽快的拿到钱,自己才能有成本将自己的事业发展起来,这个家才能过好,要是家里有钱了,第一件事就算要将二郎送去读私塾,在这个朝代,肯定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唐代是各种文人墨客齐聚的时代,在这个朝代,肚子里没有点儿墨水肯定是混不下去的。

&ep;&ep;李安自己是没有这个精力再去接受一遍古代教育,去读些四书五经了,更何况是诗词歌赋了,李安虽然也欣赏得了这些唐诗宋词,但是让自己作出来,他觉得怕是比登天还难了,背些李白、王维之类的诗作倒是背的出来,唬人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李安这人挺有原则,就是绝不剽窃他人的作品,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前世他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呢。

&ep;&ep;现在唯有将希望寄托在李二郎身上,因为李安深谙一个道理,政商强强联合,自己的事业道路才不会走得那么艰难,试问,天下谁人能有自己的弟弟更可靠呢。

&ep;&ep;想到在现代的那些遭遇,李安心里一紧,但是想到现在拥有的家人,觉得生活充满了干劲,这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机会,让他注定在这个朝代,缔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ep;&ep;杂面饼子已经吃了一个月了,李安不想吃这种东西吃一辈子,他现在是长身体的关键期,还不补充营养的话,肯定会错过最后长高的机会,作为在现代凭一张脸就能风靡全国的男神,李安肯定不能让自己持续的处在这种生活环境,所以,提高生活水准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ep;&ep;王小猴走到李家院子的坑边儿,靠着门前的大树放下李肩上的挑子,望了望眼前的李家院子,寻思着歇好了再进去,要不然自己可没精力跟大郎去唇枪舌战,没想到,这才过多久啊,李家这小子就变得如此厉害了。

&ep;&ep;本来跟李家大郎订好的是明天来拿花样子的,但是这几天的买卖很好,挑子里的花样子很快就卖完了,正好卖东西卖到李家村,就想着顺道过来看看,这李大郎的花样子画好没有,要是画好了,自己以后也不用往省城去拿货了,也省了不少时间呢。

&ep;&ep;正在树下琢磨呢,就听到自己的头顶传来咔擦一声,一跟树枝从自己的头上掉了下来,差一点儿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吓得王小猴跳了起来,往头上一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