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归宿

&ep;&ep;郑一官一愣,他隐约知道柳姑娘说的这个人物,传说这个人是同济会最伟大的一任执掌者,曾经是执掌大明半壁江山,权倾天下的人物,只是这个人物的故事已经被岁月淹没。

&ep;&ep;柳姑娘又说道:“蓝大仙看你命相时,是否说过,他曾看过类似的命相?”

&ep;&ep;郑一官回想了一下,说道:“那神仙似曾说过,他在钱塘看过一个人物的命相,也是这混世魔王般的命数。”

&ep;&ep;柳姑娘问道:“蓝大仙还说,他这辈子就曾看过你们这两个称得上‘混世魔王’的命数?”

&ep;&ep;郑一官又回想了片刻,说道:“我记不得了,似乎有这个话。”

&ep;&ep;虞紫川对柳姑娘恭敬说道:“姑母,我查探得,是有这个话。”

&ep;&ep;当年郑一官见到蓝大仙时是在集市中,还有许多人在场,包括同济会的耳目,同济会一直留意着蓝大仙的行踪,他们听闻蓝大仙的这个评语,就汇报给了柳姑娘,柳姑娘一直记得这个事情,待到近来听说这郑一官的事迹,她想起当年蓝大仙对郑一官的评价,于是召见他。

&ep;&ep;柳姑娘说道:“年轻人,走近来,我看看。”

&ep;&ep;郑一官谨慎地走近了,来到那幽深的门前,站在竹帘后面,他看着幽黑的房间里面,他看见一个身影穿着天青色的衣裳的身影,只见那个身影娉娉婷婷,宛然是个美丽的少女,而郑一官又感觉到一股锐利的目光扫视,那目光像寒冰一般清冷锐利,仿佛能够刺穿人心,那目光中透着郑一官从未想象过的厚重和沧桑。

&ep;&ep;柳姑娘叹道:“是有几分神似,只是那灵动的味道,还是欠了一些。”

&ep;&ep;虞紫川笑道:“姑母,在你看来,这世上就没有人比得上舅父。”

&ep;&ep;柳姑娘叹息一声,她没有玩笑,而是认真地说道:“也是,这世上如何再寻得找他那样的人物。你,郑一官,你可想掌一个同济会的令牌?”

&ep;&ep;郑一官大惊,他知道同济会一共有七块写着“同济”二字的令牌,这些令牌代表着同济会的最高权力,他眼下只是一个小海贼头目,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般“一步登天”的时候。

&ep;&ep;郑一官当即下拜,说道:“一官人微力薄,若是掌令大人信任,必拼力而为,万死不辞!”

&ep;&ep;柳姑娘说道:“你爱和日本人、弗朗机人打交道,便让你参与同济会在东洋的事情。记着,你听同济会的号令,你我势必一同昌盛,你若是有背信弃义之举,同济会必有办法收拾你。”

&ep;&ep;郑一官叩首,朗声说道:“得掌令大人青眼,一官只有感恩图报,绝无背义之理!”

&ep;&ep;柳姑娘说道:“去吧,虞掌令会给你令牌。”

&ep;&ep;郑一官再次下拜,而后退下了。

&ep;&ep;虞紫川看着郑一官的身影走出,他还是有些犹疑,说道:“姑母,这年轻人虽然精干,但这般就给他大掌令的名位,是否仓促了些?”

&ep;&ep;柳姑娘说道:“且看他的表现,如若我没看错,他日后或许真是个封疆拜侯的人物。”

&ep;&ep;虞紫川对姑母素来只有信赖,他说道:“一切听姑母的令旨。”

&ep;&ep;柳姑娘叹道:“紫川,我老了,我清楚自己的斤两,日后我就不再管这些大事了,提拔这位郑一官,是我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且看他的造化吧。”

&ep;&ep;虞紫川感到心酸,五十多年了,一直是姑母掌控着同济会的进退,不管台面上的大掌令换了几代人,姑母始终是同济会真正的灵魂,姑母已经多次表达要退出的意思,今日看来她是真的下定决心了,这意味着同济会一个时代的结束。

&ep;&ep;虞紫川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叹道:“姑母,日后的路还长,同济会该何去何从……”

&ep;&ep;柳姑娘没有接虞紫川的话,她轻松地叹道:“我终于有一日卸下这个担子,说起来,我有好几年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了,也没有梦见他,他是已经完全不理这尘世中的事情了吗?”

&ep;&ep;柳姑娘思索着,又叹道:“婉儿十一年前就已经去了,故人都走了,留下我一个。”

&ep;&ep;沉吟片刻,柳姑娘叹道:“紫川,你去吧,我要诵经了。”

&ep;&ep;虞紫川由衷地感到心酸,他躬身退下了。

&ep;&ep;这寂静的庭院中传来柳姑娘的诵经声,但是诵了片刻,这声音又断了,空旷的庭院中传来柳姑娘的一声叹息。

&ep;&ep;只见一个天青色的身影走出了庭院,她的一头青丝依然乌黑如瀑,此时夕阳西下,那凄美的夕色即将沉没在北高峰后头,夕色照耀着她的身影,依然是那般洋溢着凄清的烟火气息。

&ep;&ep;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