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作者有话说:

&ep;&ep;伏笔回收ing

&ep;&ep;不知道“掷笔游戏”的可以返回去看序章哦

&ep;&ep;第22章“真不是黑店”

&ep;&ep;“砰!”

&ep;&ep;脑袋撞到桌子,江念博从瞌睡中惊醒。

&ep;&ep;秋分已过,十月初的阳光依旧强烈,射穿了他仍然紧闭的眼皮。

&ep;&ep;江念博举着发酸的胳膊搓了搓脸,点亮手机,发现才早上七点半。他把手臂撑在桌上想继续补眠,手肘一滑,眼看着就要撞到旁边成团码好的碱水面。

&ep;&ep;江城的面馆的布局大抵相同,煮面桶、调料桌就放在进门的地方,突出一个实在敞亮,【乐甘面】也不例外。此刻调料桌一旁码放整齐的碱水面,像一排排卫兵,无声地昭示着他快要消耗殆尽的耐心和尊严。

&ep;&ep;这面并非出自他手,而是从供应商处直接采购的。

&ep;&ep;其实当初胖姐得知江念博交了退学申请又打算开店,还把店址选在了原来的面馆,大为震撼,于是将轧面机、煮面桶等一套做热干面的工具低价转给了江念博。

&ep;&ep;顺带还在“博士生竟然退学卖热干面”的碎碎念中,把制作碱水面的独门秘方一并递到了江念博手上。

&ep;&ep;做热干面听起来并不难,面条一煮、麻酱红油一舀、酸豆角萝卜干一加就算大功告成,全是肌肉记忆。但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背后付出的准备越是繁杂而艰辛,颇有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思。

&ep;&ep;江念博原本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从小看着父亲在后厨忙活,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又手握胖姐秘方,怎么也能做出和原来【胖姐面馆】大差不离的碱水面。

&ep;&ep;岂料,他这个“十年功”堪比泡沫,一戳就破——

&ep;&ep;他向胖姐学习,连续一周凌晨三点起床揉面,然而揉出的面团或发成了大馒头,或稀得根本不能成型;好不容易打造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面团,轧成面条后煮开,或许是因为碱水比例过重,涩得差点让他的舌头打结。

&ep;&ep;转租合同已经签完,营业的时间近在眼前,虽然不止一次责怪自己太冲动,但毕竟开弓已无回头箭,江念博咬咬牙拿出了所剩无几的存款,找胖姐问到了卖碱水面和酱料小菜的供应商。

&ep;&ep;碱水面是他花真金白银买来的东西,真被撞到地上他也肉痛,于是慌不迭地将码放面条的竹篾扶正。

&ep;&ep;动作之间,又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上的《材料科学基础》。

&ep;&ep;盘下【乐甘面】已经近一个月,这期间,江念博虽然只是简单地办了执照、给店铺做了改装,却依然掏空了几乎所有积蓄。

&ep;&ep;回过神来,他发现自己甚至连给【乐甘面】做一块招牌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ep;&ep;为了省钱,江念博没有另寻住处,而是把宿舍里的全部家当都搬了过来,白天忙着开业,晚上就几张桌子一拼,铺好褥子枕头,睡在店中。

&ep;&ep;也幸而胖姐当初爱干净,在店里单独辟了个私人用洗手间,里面还有一套简单的冲凉工具。江念博上初中起就开始住校,睡过十几人的大通铺,挤过食堂上过旱厕,苦头吃了不少——洗凉水澡,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ep;&ep;就熬一个月——他自我安慰,一个月后就能赚到给母亲治病的钱,若是运气好,或许还能余下一些,好让自己在附近找个小单间,到时候再想下一步。

&ep;&ep;经济条件有限,他不是个爱买东西囤东西的人,但毕竟在江科大住了九年,杂七杂八的东西加在一起,还是收了两个行李箱四个编织袋,用b老电驴驮了三趟,才完全搬好家。

&ep;&ep;家当里,就包含这本材料专业必修的《材料科学基础》。

&ep;&ep;【乐甘面】门脸大开,一阵风吹进了空旷的室内,将《材料科学基础》已经泛黄发旧的纸张吹得哗哗作响。书页边角翘了起来,卷住了被摩挲得略微模糊的油墨字迹;间或还有几页因为洇水又溅了星点芝麻酱,而呈现出某种引人遐想的诡异颜色。

&ep;&ep;退学通知书,他在国庆节前的9月30日就收到了。但不知为何,他最近总是喜欢翻出专业课课本,揉面揉累了,就捞过来瞄两页。

&ep;&ep;这时候他又觉得,从本科一路拼杀到博士的九年生涯,虽然有数不尽的怨怼和迷惘,可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学生的时候,又开始怀念起那些枯燥、茫然、甚至有些灰暗的日子。

&ep;&ep;或许“科研”真的是他隐形的爱人,不然为什么距离产生美。

&ep;&ep;他一句话都说不出。

&ep;&ep;沉没成本就这样变成了沉默成本。

&ep;&ep;“老板在吗?”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