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这群人虽是学子,却也是正儿八经的仙人,但一个个却都目光清澈中透着几分好骗,濯缨颇觉意外。

&ep;&ep;但细细一想也并不奇怪。

&ep;&ep;上清仙宫的仙人们都是靠功德死后成仙,唯有舍己为人,对世间有大贡献的好人,才能积攒下这样丰厚的功德得以飞升。

&ep;&ep;好人里能有几个聪明的呢?

&ep;&ep;聪明人都下地狱去了。

&ep;&ep;“……简直一群笨蛋。”

&ep;&ep;太子伏曜冷眼扫过他们,看向濯缨,语带告诫:

&ep;&ep;“赤水濯缨,我会盯着你的,若你对上清天宫有什么不轨之举,我一定第一个除掉你。”

&ep;&ep;濯缨微笑:“好的殿下。”

&ep;&ep;“……”

&ep;&ep;伏曜拂袖而去。

&ep;&ep;大约是上课的时辰要到了,看热闹的众学子很快不再围观,皆鱼贯而入。

&ep;&ep;濯缨随大流在讲舍内寻了个桌案坐下,环顾四周,戳了戳前桌。

&ep;&ep;“谢策玄不在这里上课吗?”

&ep;&ep;前面的人转头见是濯缨同他说话,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才答:

&ep;&ep;“在啊,不过他是道子,有官职在身,不会每节课都来。”

&ep;&ep;道子是什么?

&ep;&ep;虽然不明白,但大概能理解是比较特殊的身份,濯缨颔首道谢。

&ep;&ep;但愿谢策玄是帮她去天医府打探消息去了。

&ep;&ep;正想着,原本喧闹的讲舍突然安静了下来,濯缨抬起头一瞧,从门外跨入之人身形高大如山,肤色黝黑如炭,气魄雄浑似有拔山之势。

&ep;&ep;他在台上站定,冷冽如刀的目光扫过台下。

&ep;&ep;定在了濯缨身上。

&ep;&ep;只这一眼,濯缨便可确认,这就是那位被她颠倒了性别的封离神君了。

&ep;&ep;此事还要从她十五岁那年说起。

&ep;&ep;那一年,沉邺还只是荒海的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根基浅薄,急需组建一直效忠于他的私兵。

&ep;&ep;其他的荒海皇子早已从荒海善战的家族中挑走了出挑的公子,余下那些倒也有一些愿意追随沉邺,但濯缨和沉邺都明白,这不是他们想要组建的精锐。

&ep;&ep;这时候,一名出生于武神世家柳氏的天才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ep;&ep;天才是货真价实的天才,唯有一点,她是个女子。

&ep;&ep;荒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女子不得从军。

&ep;&ep;这规矩在人间界倒是有合理之处,但仙族男女修习仙术,只有修为高低之分,哪来男女性别之分?

&ep;&ep;这种规矩不过是为阻拦女子与男子争抢军功所设。

&ep;&ep;因这个规定所牵连的利益甚广,所以即便她有耀眼的才能,荒海众多皇子也无一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招揽她。

&ep;&ep;除了濯缨。

&ep;&ep;十五岁的濯缨摊开荒海千万年来飞升入上清天宫的武神名录,筛选出一名受人敬仰,且无后代在世的武神,大笔一挥——

&ep;&ep;给这位命该有此一劫的倒霉武神,杜撰出一个“贫穷农女遇负心郎君,断情绝爱后决定一心报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悲壮故事。

&ep;&ep;这个故事横空出世,因为其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流传甚广。

&ep;&ep;从此以后,庙里供奉的这位男武神神像,全都改成了英姿勃发的女武神,对荒海女子不得从军的规矩造成了极大冲击。

&ep;&ep;濯缨就在此时,让沉邺任命那位柳氏的女公子做他鳞甲卫的女统领。

&ep;&ep;此举顺应民心,为沉邺在荒海赢得了不小的声望。

&ep;&ep;也是因为这件事,从未注意过沉邺的荒海君上,才第一次正眼瞧了他的这个小儿子。

&ep;&ep;——说来说去,都是她从前不计后果,为沉邺做了诸多筹谋,才会引火上身。

&ep;&ep;那名威严肃穆的武神远远看了濯缨一眼,但并未说什么,很快便收回视线。

&ep;&ep;“今日天枢上相有事在身,道术课改为法术课,所有人,演武台集合。”

&ep;&ep;讲舍内众学子顿时哀鸿遍野。

&ep;&ep;一周七日,就只有两日道术课,道术课的仙师还总有事不来。

&ep;&ep;封离神君再这么抢课抢下去,他们统统都得累死在演武台!

&ep;&ep;一片哀叹中,唯有一个人眼中神采奕奕。

&ep;&ep;法术课。

&ep;&ep;演武台。

&ep;&ep;濯缨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