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她何苦提醒,揭她伤口才结的痂。

&ep;&ep;所以陈婆子只是摆手,道:“估计是想到北边受灾严重吧,咱当年也是逃荒来的。”

&ep;&ep;秦芳娘想着当年家乡遭灾,一家人逃难来的那一路,叹息一声:“哎,这老天爷不给活路,人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ep;&ep;第22章

&ep;&ep;桑萝是一点儿不知道陈家的事。

&ep;&ep;她带着两小只摘够了神仙树叶片,回到家里先取了一小份,大概四块的量洗净,准备做神仙豆腐。

&ep;&ep;沈宁做了几回,已经都会了,看自家大嫂这两天都没怎么歇,昨夜里也没怎么睡,就抢了上前:“大嫂,我来做,你歇一歇吧。”

&ep;&ep;做这个没什么难度,沈宁确实能做,桑萝想一想,便应了:“也行。”

&ep;&ep;手上的事交给沈宁,她也没休息,拿了个碗到山泉边舀了一碗水,转身去给晾在屋外竹架上的麻淋水。

&ep;&ep;出去半个上午,这麻干得有些过了,桑萝拿在手上细看了看,估计漂出来颜色会有些花红。这样做出来的麻丝不够白,拿出去卖是不成的了,自家用用还行。

&ep;&ep;现在有了赚钱的法子,桑萝倒也不那么在意,不说织布,家里原也应该有些线和绳之类的东西才行,她也耐心,取了好几次水,细细的给每一缕麻上都泼上水,再晾个一天,应该就能绩麻用了。

&ep;&ep;沈安已经翻出另一个旧布袋来把谷子装好,这会儿见妹妹和大嫂都有事情忙,就跑到桑萝身边:“大嫂,我干些什么?”

&ep;&ep;平常这时候他通常带着妹妹到处找能入口的野菜野果,但今明两天显然都用不着野菜了,一时倒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了。

&ep;&ep;“要么我再去割些麻回来?”

&ep;&ep;“暂时不用。”桑萝看了看屋外遍地丛生的野草:“背个背篓,咱们去溪边找点东西,顺便下个篓子。”

&ep;&ep;听说要下鱼篓,沈安眼睛就亮了,进屋里再出来,手上就提上了空出来的一个背篓。

&ep;&ep;交待了沈宁在家,桑萝带着沈安就出去了。

&ep;&ep;下捕鱼窝子是顺带的,她主要是去山溪边找能做小锄头的石块。铁具太贵,短时间内她是顾不到置办这些的,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指着跟陈家借,尤其是农具,农人哪一天不用呢?

&ep;&ep;所以在她有余钱买农具之前,先得做一个暂时能用的替代品出来。

&ep;&ep;一说是用来做石锄的,沈安就知道该找什么样的了,叔嫂两个在溪边弯着腰寻摸了半天,翻出好几块稍加打磨就能用的石头来,也不用挪地儿,就在溪边就地打磨起来。

&ep;&ep;忙到日近中天,沈宁找了过来时,两把石锄和一块石斧的石料被打磨了出来,还用新磨的石斧弄出几根适合做锄头柄的木料来。

&ep;&ep;“走了,回去把木料处理一下,再用麻绳固定好就能用了。”

&ep;&ep;沈宁看得是一脸的惊奇,大嫂的能耐程度在她心里又往上蹭的上升了一大阶!

&ep;&ep;回到家时,葵菜粥已经煮好,三人吃过午饭,桑萝把木料装锄柄那一处削好,取了一把晾在屋外的麻,搓出几根麻绳来,两把简易石制锄头就在她手中诞生了。

&ep;&ep;受材料和工艺所限,这锄头说是锄头,其实更近似于铲的发力方式,桑萝在屋外的杂草地里试了试,比锄头用着费劲些,但锄草翻地没问题了。

&ep;&ep;沈安和沈宁都试了试手,小兄妹俩得了件新农具,兴奋的就扛到了屋后原先他们种菜的那一块儿山地上折腾,被桑萝拎了回来:“昨晚几乎没怎么睡,这会儿都睡午觉去,下午随你们玩!”

&ep;&ep;午睡养心,消食也消得差不多了,两孩子也听话,收了新农具就跟着到小泉边一通的洗,然后齐齐回屋睡觉去。

&ep;&ep;估计是头一晚没睡,上午又累得狠,一觉醒来看看天色,已经是半下午了,看两个孩子睡得还香,桑萝也不叫醒,只轻声下了床。

&ep;&ep;陶盆里的神仙豆腐已是成型了,她取竹刀切作四块,两块留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消暑的零嘴儿,另两块用陈家借来的那个陶盆盛了,取一张干净荷叶盖好。

&ep;&ep;把早上买的谷子连着布袋一起放进背篓里,陶盆放在布袋上边,背着往陈家去。

&ep;&ep;桑萝到的时候,陈婆子正领着孙女坐在堂屋檐下绩麻。

&ep;&ep;桑萝笑着唤了一声阿奶,又叫了一声小丫儿。

&ep;&ep;小丫儿还记着桑萝给她们家的神仙豆腐和鱼呢,看到桑萝眼睛都亮了,叫沈大嫂的时候声音格外的甜。

&ep;&ep;沈大嫂……

&ep;&ep;桑萝还真不太习惯这个称呼,不过仍是笑着应下。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