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青鸟和放下了手里的东西,刚好就看到在洞穴的另一边矗立着一块墓碑,墓碑上的字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但是完可以肯定,这是一块国内的墓碑。

一块国内的墓碑为什么会出现在花旗国的地盘?

古青鸟一直以为,就算是玄门人士或者是上古大佬布置了这个地方,当时的情况也应该是外国的大佬在这个地方做了法,结果没想到在这里就看到了一块国内的墓碑。

兰陵说道:“我曾经说过,这些入口很多都是后来保留下来的,其实他们并非是原地保留的,有很多都是大航海时期和工业革命的时候,人为迁移的,因为狞恶本不知道将来到底什么地方才是人类聚居的地方,所以就需要找一个绝对隐蔽的地方迁移过来,大概这个迁移者,就是我们国内的前辈吧”

古青鸟点点头,这才仔细看向了墓碑上的文字,说道:“那这上面的字到底是什么字?”

兰陵看了看说道:“应该是蝌蚪文。”

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是在于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其特色也是头粗尾细,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发现。中文名蝌蚪文别????名蝌蚪书、蝌蚪篆特????色头粗尾细文字产生时间先秦时期名称出现时间汉末考古发现地点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目录1简介2历史3浙江仙居蝌蚪篆?简介?相关争议?扑朔迷离?蝌蚪崖?寻找答案?真相大白4岣嵝碑?简介?奇碑身世?重新发现?各地拓本?岳麓山禹王碑?具体内容?释文?释义简介编辑据古文字专家考证,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为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指是先秦时期的古文。这些文字都属于古文。古文,是上古时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陆续造成的文字的总称。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八种。即曾疑为古籍伪作的《仓颉书》、《夏禹书》,贵州的“红岩天书”、“夜郎天书”,四川出土的“巴蜀符号”,云南发现的“东巴文字”,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文字和浙江仙居的蝌蚪文。除了这8种文字之外,研究人员还陆续发现了四川凉山地区尔苏的沙巴文,湘西地区的女书等神秘文字。[1]?历史编辑在汉代的文字所采用的是以隶书为主,但汉末产生另一书体,是在于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其特色也是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所以名为“蝌蚪文”。这种书体,存在的时间短暂,现已无人使用。从流传的遗物,可发现风格似西周铜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与陶器上,都有这种迹象。蝌蚪文据说在魏时,使用也极广泛,是运用在小篆的书写上,其笔画较细,却可蝌蚪文见入笔有顿挫笔法存在的特色,这种书写风格,毛笔透过笔画的运用,仍可利用其弹性,起笔与收笔较尖锐,中间稍前部份则加重线条,充满表现毛笔特性的趣味,不过在外形而言,如书写运用,可能极易造成整体画面太尖锐,对线条与整体布局无法协调,难怪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浙江仙居蝌蚪篆编辑简介仙居蝌蚪文:仙居蝌蚪文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米的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有座千峰叠嶂、万壑峥嵘的韦羌山。这里沟谷交错、古木森森、竹林幽幽、流水潺潺,四季风景如画,是省级风景区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风景线。其中有一处神奥莫测的人文景观: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相传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为什么古人要将文字镌刻于千仞绝壁上?这些图文符号蝌蚪文究竟有什么涵义?千百年来,有无数志士学者前往探奇。据《万历志》和《光绪志》载: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以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云雨晦瞑”,未得结果,扫兴而归。陈襄还留待感叹道:“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干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1985年月16日,台州地区文物普查验收组用28一200毫米变焦相机对崖面远距离进行拍摄放大,逐点分解,似见痕迹。1994年5月26日,由“安洲影艺社”组织的探险队聘请了相传三代以采珍稀药材野生石斛为生、具有多年攀崖经验的山民潘余龙从崖顶悬索而下,在高崖面不到一米的近处拍摄到许多实物照片。根据潘余龙叙说和从拍到的照片看,蝌蚪崖崖面平整如削,长约40米,宽约50米,成极规则的长方形,面积近2000平方米。绝壁的崖面石质坚硬,布满了一个个凸出的半球,半球高出崖壁平面约5厘米,直径7—12厘米不等。在每个半球边缘,均有一条约2厘米深的圆形小沟。半球之间相隔约15厘米,纵横排列有序、似有日、月、虫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