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干净,好生保养一番的宋代龙尾鱼子纹蝉形砚虽还是灰朴朴的,可也露出了几分透明的水晶本质。

秧宝为显郑重,特意让爸爸带她去学校附近的废品站拉了车木料,有金丝楠木、大红酸枝、紫檀和黄花梨。

对比了番,秧宝选了金丝楠木,让爸爸帮她做了个雕花小盒,配以黄铜片的锁扣和从废品站找来的长条小铜锁,内衬红绸,装上砚台,系上红丝带,晚饭后抱给爷爷。

秧宝将用红线穿的小小一把钥匙递给颜明知,嘻嘻笑道:“爷爷,您打开看看。”

这么郑重啊!

颜明知望眼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和苏家兄弟,唇角一翘,解开红丝带,捏着钥匙打开黄铜锁,掀开盒盖。

他对文物虽没有研究,却也看出来了,盒子里的砚台不一般,拿起来仔细打量一番:“这是哪个时代的东西?”

“宋代的龙尾鱼子纹蝉形砚,”颜东铮摸了摸女儿的花苞头,莞尔一笑,“若是过几年出手,两个四合院也买得。”

颜明知放回砚台,点了点孙女的鼻尖:“你爸爸的话,听到了吧,后悔不?”

秧宝摇摇头:“送给爷爷的东西,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哈哈……好,那爷爷就收下我们秧宝的这片心意,我会好好珍藏的。”

秧宝眨眨眼:“不用吗?”对她来说,东西贵贱,要看它的用途。

“这么好的东西,爷爷可舍不得。”

“哦~”

子瑜弹了下她的刘海,提醒道:“古董是用来收藏的。”

“那我改天再帮爷爷买一个普通的石砚。”

收起砚台,颜明知问儿子明天可以动工吗?

郊区小院的砖瓦已经运过去了,本来颜明知是想用侨汇券打通土产门市,找他们买砖瓦的。

结果,颜东铮去了趟小石村,见屋前就是池塘,宅院占地面积又颇大,带着闺女选了江南水乡的宅院风格。

青砖青瓦,前面门窗长廊一率木制结构,院内是假山水榭,小桥流水人家。

于是,这几天,他让周长生、范明阳带人满京市偷偷购买拆下来的旧砖旧瓦山石木料古董旧物。

一车车运去了小石村。

“可以。”房子的结构建造,他找的是京大研究古建筑的张教授,不用他怎么出面,经常派个学生下去看看就成。

老教授刚平·反回来几个月,人瘦得一把骨头,颜东铮听学生说他休息不好,时常做噩梦,又制了20枚《思眠》送他,大米、白面各扛去20斤,顺便提了2袋奶粉,2瓶麦乳精,一条火腿,两只风鸡,水果蔬菜一竹篓。

张教授不敢收,也不想收,觉得礼太重,颜东铮直言拜师礼。

从此,隔三差五,便去听堂张教授讲的课,照顾一下他的生活。老人出事后,爱人跟他离婚,儿女都跟他划清了界线,如今是孤家寡人一个。

秧宝很喜欢这位张爷爷,人特别慈祥,对她的一万个为什么,极有耐心地一一讲解,还手把手地教她做了水榭的建筑模型,跟她说建筑史。

颜东铮捏颗樱桃喂闺女:“明天先让周长生、范明阳过去,在本村招几个人把院子里的五间泥草房推了,荒草拔掉,打地基。”石永春家种的菜,这几天已经收了,或晒干,或制成了酸菜。

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各自洗漱休息。

秧宝躺在爸妈中间,双手枕在脑后,翘起小脚脚,偏了偏头:“爸爸,明天比赛,你有把握吗?”

“篮球是多人运动,光爸爸一个有把握没用,得看整个团体。最近,你张伯伯的心全在宿舍的修缮上了。”

许天宝倒也是个能人,几顿饭就将张铭拿下了,主动挑起了宿舍修缮的大梁,天天带着一帮学生干得热火朝天。

一层宿舍楼一结帐,大家看到钱了,积极性更高,想来要不了多久,校内的活就能干完。

薄薄的棉被被秧宝翘腿顶得透风,沐卉帮女儿放下腿,理好被子。

秧宝小身子一滚,扑进她怀里:“妈妈,你们什么时候举行运动会?”

“下周。”

“你报了什么?”

“长跑、短跑。”

秧宝失落地叹了口气:“小哥也报了长跑、短跑,我们吴老师说我太小了,不用报什么项目。其实,我比王研研跑得快多了。”

沐卉想起那个肉嘟嘟的女孩,笑道:“她报了什么?”

“举重。”

“挺适合她的。”拍拍闺女的背,沐卉安慰道,“明年咱们早早准备。”

“嗯。”秧宝举起自己跟莲藕似的一节节胖乎乎的小胳膊看了看,“我明年报羽毛球和游泳。”

“好,妈妈陪你练。”

颜东铮拉灭灯,揽过妻女:“不早了,睡吧。”

附小的运动会要比京大晚几天。

翌日,秧宝一身运动装,小白鞋,高马尾,戴着遮阳帽,手拿杨圆圆帮忙用彩纸做的手摇助威花,拉上王研研、朱慧慧一起特意排了拉拉舞,抱着懿洋录的拉拉队队歌,请假过来给爸爸加油,助威。

录音机往台阶上一放,按下开启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