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云英殿里众位嫔妃心思各异,金銮殿上众位朝臣各自盘算。

&ep;&ep;龙椅斜后方辟出一方天地来,用最上等的蜀锦做了绣屏,绣屏之后坐着锦衣严妆的赵太后。

&ep;&ep;傅崇坐在龙椅上,半阖着眼打盹。

&ep;&ep;立在文官之首的赵吏执笏出列:“臣启奏皇上,自古成家立业,如今皇上已是弱冠之龄而中宫空悬,臣以为皇上当择贤德之人册为中宫皇后,母仪天下。”

&ep;&ep;“赵太师言之有理,臣附议!”

&ep;&ep;“臣附议!”

&ep;&ep;“臣附议!”

&ep;&ep;……

&ep;&ep;看着纷纷出列的朝臣们,十二毓冕后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眯了眯,随后又阖了起来。

&ep;&ep;“皇上?皇上?”

&ep;&ep;赵吏连着叫了两声,见傅崇没有任何反应,当即便向站在金銮殿旁的内侍总管使了个眼色。

&ep;&ep;“皇上,赵太师有本启奏,皇上,您是个什么看法呢?”

&ep;&ep;内侍总管魏聚德上前,在傅崇耳畔提醒着。

&ep;&ep;与其说是提醒,倒不如说是没好气的叫醒傅崇。

&ep;&ep;傅崇一副大梦初醒的样子,看着站在低下乌压压的一群人,张口就问:“你们在说什么呢?朕奉母后的命令,昨晚歇在芷宁宫,今日又起的这般早,着实困的厉害……”

&ep;&ep;一听说傅崇昨晚歇在芷宁宫,今日早朝又这般困顿,赵吏眼底的寒光一闪而逝。

&ep;&ep;他的女儿都还没得到恩宠,没想到竟让李家的女儿捷足先登了。

&ep;&ep;不过诞下皇子这种事情可是事在人为的,并不是谁先受宠就一定有这个命和福分的!

&ep;&ep;压下心底的怒气,赵吏眼底再度浮上几丝恭敬来:“回皇上,刚刚臣等在说立后一事。”

&ep;&ep;“哦,立后一事啊,”傅崇恍然大悟,随后呵呵笑了起来,“朕瞧着淑妃就不错,嗯,宁妃也不错……”

&ep;&ep;傅崇的话音刚落,绣屏后就响起端严肃穆的声音:“皇帝,立后一事不是儿戏,此事非同小可,你可要认真听取众位臣工们的建议。”

&ep;&ep;“哦?母后的意思是……”傅崇反问,十二毓冕遮住了他冷峻的脸庞,“不知母后属意哪位爱妃?”

&ep;&ep;“皇上,臣以为,论出身,无人能比肩云妃娘娘,况且云妃娘娘与皇上自幼一同长大,情分与旁人不同。皇上又待云妃娘娘极好,帝后和睦,方是我大祁之福啊!”

&ep;&ep;傅崇看向大殿里说话的人,此人是赵吏的得意门生王仁,他举荐的自然是赵云意。

&ep;&ep;“嗯,云妃确实不错……”傅崇一副十分满意的神色,让赵吏和王仁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来。

&ep;&ep;“不过云妃说了,能陪在朕左右就已经知足了,朕担心皇后肩上的担子会累坏了云妃,云妃向来又不喜欢这些,还是不要将那些烦心事拿去烦云妃了,免得云妃都没有空陪朕了!”

&ep;&ep;傅崇话音甫落,赵吏显然被气得不轻。

&ep;&ep;他特意在早朝提起立后一事,就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打算,没想到傅崇竟然以这样荒唐的理由驳回了,这让他的颜面往哪里搁?

&ep;&ep;“云妃自小被臣宠坏了,她说的话还请皇上不要当真,立后一事,关乎江山社稷,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