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康熙自然是听出来统筹全局的是瑾宁,四阿哥的表现也不错,心里也是比较满意,但是不知道两个小家伙能做到哪一步。

&ep;&ep;晚上用过晚膳之后果然是康熙召见,四阿哥已经在里面等着了,康熙问起今天的事情,四阿哥就如实的回答了。

&ep;&ep;“那你们的想法呢?”

&ep;&ep;“儿臣认为此旱灾严重,仅在平原县的灾民就有如此之多,别处恐怕是更多,山东官员瞒报灾情,导致灾情越来越严重,当重罚。且当务之急是灾民的安置,应尽快拨付赈灾的粮食及银两。”四阿哥答道。

&ep;&ep;皇上不语,继而问道“小丫头觉得呢?”

&ep;&ep;“瑾宁不懂这些,觉得四阿哥说的都对。”瑾宁试探道。

&ep;&ep;“那你之后的行程只能待在行馆了。”皇上威胁道。

&ep;&ep;“呃,瑾宁觉得要是有一个工作方案规定遇到旱灾,干旱多久要上报,干旱到何种程度需要赈灾,该如何安置灾民,要给多少粮食和银两赈灾,这些要是有规定那就好了。只要按着上面说的做,那赈灾就不会有疏漏,行事也会有条理,考核的时候也可以按照是否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进行考核。”没有办法瑾宁抛出了后世的工作方案,让他们自己研究去吧。

&ep;&ep;皇上眼前一亮,赞许到“不错,不过朕不逼你,你是不是就打算捂着?哼,那具体要怎么实施呢?”

&ep;&ep;瑾宁面露难色,自己虽然在前世做过,但是这么大的方案一般都是集几个部门的意见修改而成,一个人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ep;&ep;“这个瑾宁真的不知道,想必各部官员对此都会有自己的见解,需要各部门协调。大概一个人是弄不出那么严谨的方案的,不然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有很大的漏洞,考核就更困难了。”

&ep;&ep;典型的过河拆桥,况且这河都没过呢。瑾宁想着自己现在这也算过关了吧?以后康熙就不能不让自己出去了吧?虽然今天风头太盛,但是逼到这份上了,再装可能皇上就要发怒了,抛出一个想法只能说自己的主意很多,即使不太像六岁的小孩,但是这年头还有天才一说,只有不把她当妖怪就好,还是回去睡觉吧。

&ep;&ep;第16章

&ep;&ep;南巡(5)

&ep;&ep;在瑾宁回去睡觉的时候,康熙住宿处彻夜灯火通明,官员来来往往,神色肃穆。

&ep;&ep;“启禀皇上,山东自去年秋收前无雨水惠泽,导致颗粒无收,灾民流离失所,部分官员不思赈灾救民毫无作为,隐瞒灾情至今。河间、献县、埠城、德州等地灾情严重,房屋十室九空。”

&ep;&ep;康熙听闻面色冷然,拿起手边的茶盏往下掷去,茶盏在跪在地上的众人面前碎裂,骤然间无人敢说话。

&ep;&ep;半晌,康熙咬牙开口道“山东自去年大旱至今,尔等为何不查,为何不报?山东巡抚何在?巡察史何在?此等误国误民之徒,有何颜面苟活于世?着李光地、张廷敬先行前往赈灾,山东巡抚辅之,待安置好灾民之后再追究其责任。”

&ep;&ep;“擢户部拨付赈灾银两及粮食,以济灾民,吏部查处山东旱灾失职官员。”

&ep;&ep;“嗻”

&ep;&ep;山东的官场又是一片震荡,顿时血雨腥风,人人自危。但是这些瑾宁都不关注,每天只是研究自己的吃食,再修炼,在末世委屈自己那么久,刚来清朝还没弄清楚情况,不敢放松,之后进了宫,更是小心翼翼,现在在外面没有那么多限制,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

&ep;&ep;不过圣驾在平原县停留了两日之后又开始开拔往前了,但是所经路线有所改变,这回是去济南。

&ep;&ep;且这回急着赶路,路上并没有多休息,一路奔驰,所经各县城是之前不再路线范围内的。果然,康熙突然改变路线让底下的官员措手不及,然后真实的一面就出现了。

&ep;&ep;众多衣着破烂的灾民拖家带口,一路上吃草根、观音土等比比皆是。各县城城门紧闭,不管灾民如何哀求,只传达了不准灾民进城的命令。被困在城门外的灾民饥寒交迫,病倒的不在少数,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神令人心颤。

&ep;&ep;看着这些场景,随驾人员大气都不敢出,深怕自己不小心惹了皇上把怒气发在自己身上,所以赶路的这几天一行人都是沉默不语,瑾宁也没再研究吃的,只是每天看看书打发时间。

&ep;&ep;赶了几天的路终于抵达了济南的行馆,看着太后疲惫不堪的样子,瑾宁只能和桂嬷嬷嘱咐了几句就自己回到房间,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

&ep;&ep;估计这几天都要留在济南了,瑾宁想着到了济南自己可要出去逛逛。现在估计皇上没时间搭理自己,其他的人除了太后应该不会注意到自己。

&ep;&ep;在休息了一天之后,瑾宁磨着太后让自己出门,最后太后准许了瑾宁带着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