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就在大清的官兵惊恐万分的时候,客栈内的华夏军队与刚到达的华夏军队里应外合,全部包围了大清的官兵。

&ep;&ep;“投降者,放下武器;不从者,格杀勿论!”暗一对着大清的官兵沉声喝到。

&ep;&ep;看着对方的人,大清的官兵也只能默默地放下武器,还有个别想趁机逃出去的都被当场格杀,以至于后面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ep;&ep;在解决了外面看守的人,暗一进入客栈觐见女王陛下。

&ep;&ep;“参见陛下,属下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ep;&ep;“起来吧,这次你表现的不错,不但无过还有功,我应该嘉奖你。情况如何?”瑾宁坐在书桌后面细细地品着茶,一点也看不出被围困的狼狈。

&ep;&ep;暗一看着陛下的从容,心下更是佩服,有几人能在这等情况下还面不改色,淡然处之,“启禀陛下,影五大人带领海军于昨天到达天津附近海域,属下带着陆军等趁着夜色登陆,然后赶到京城。影五大人控制海军,随时等候您的命令。”

&ep;&ep;瑾宁听到人员已经到齐,对着皇宫的方向嘲讽一笑,希望你们喜欢我给你们准备的惊喜。

&ep;&ep;而皇宫御书房里,九门提督在收到有华夏军队破城门而入的消息,吓得惊慌失措,马上递牌子进宫,将消息呈报给康熙。

&ep;&ep;康熙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废物,在京城什么时候多出一支军队都不知道,那若是有人要谋反,等他们打入皇宫你才能发现?”

&ep;&ep;听到康熙的话,九门提督立刻跪下请罪“奴才罪该万死,只是这华夏的军队是在今天突然冲进城门的时候才发现,奴才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ep;&ep;康熙听到这话拿起桌上的茶杯向下掷去,九门提督知道今日华夏破城门而入,自己怕是乌沙不保,更有甚者可能要一死谢罪。所以看到皇上扔过来的茶杯也不敢躲,直接被砸中脑门,鲜红的血顿时冒出。

&ep;&ep;康熙砸完杯子后情绪缓和了下来,“华夏来了多少人?”

&ep;&ep;九门提督身影顿了一下,跪伏在地“大概有五万人。”

&ep;&ep;“五万人!朕从丰台大营调军两万,你们一个个推脱说是没有军饷,没有粮草,至今还没到达。现在华夏五万人能在你们眼皮底下不知不觉地到达京城,等人家打上门来了才发现,朕要你们何用?”

&ep;&ep;康熙本想着吩咐大阿哥领兵前去,又想起太子和几位阿哥目前都被华夏扣押,再加上他们援军已经到达,现在连最后威胁都没有了。心里一阵恼怒,只能让人去传华夏那位进宫和谈。

&ep;&ep;瑾宁看着前来传旨的人,挑了挑眉,“这进宫就不必了。这大清的皇宫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若是再像上次那样把刺杀大清皇帝的罪名扣我头上,那我可解释不清楚。我胆小,还是不进宫了,若是大清想和谈,那来此处谈即刻。当然了,若是陛下觉得危险也可以不来,毕竟安全比较重要不是吗?”

&ep;&ep;前来宣旨的公公听到这位的话冷汗直冒,这,他要如何回去复旨?要是把这话回去转述给皇上,只怕一个大不敬之罪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公公在纠结与惶恐之中离开了客栈。

&ep;&ep;在客栈里的众位阿哥今日也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喧闹声,一般人是不敢来这边吵闹的,如此大的喧闹声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几人心急如焚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皇阿玛派人来救他们了?但是华夏的人就跟和锯嘴葫芦似的,问十句话,有可能一句话也不搭理你。几位阿哥不说娇生惯养,那也是锦衣玉食,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但是形势如此,只能盼着大清与华夏之间能够谈拢,不然估计他们就危险了。

&ep;&ep;瑾宁在拒绝了进宫之后,开始和影一商谈着什么。康熙在宫人回宫复旨说那位不可能前来的时候怒气横生,但是又无可奈奈何,召来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解决的办法。

&ep;&ep;“奴才认为华夏与我大清实属误会,不若两方和谈,共通商议解除误会。”

&ep;&ep;“臣附议。”

&ep;&ep;“皇上,目前太子和众位阿哥都在他们手上,若是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奴才认为可派人从中斡旋,再由皇上亲自和谈。”

&ep;&ep;最后康熙决定先派人过去从中斡旋,再进行和谈,否则双方目前势跋弩张,不利于和谈。

&ep;&ep;瑾宁不久便看到了康熙派来的人,这人也识时务,态度恭谦,还会套近乎,说是瑾宁额娘家的什么舅姥爷。瑾宁也没有多话,让影一将自己拟订的和谈条件拿给对方,让他回去呈给康熙。

&ep;&ep;看着上面写着的什么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条件,这位官员心头一跳,这位还真是不含糊,可是若是将这个呈给皇上,估计御书房内会被皇上的怒火笼罩。

&ep;&ep;康熙看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