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司徒卓挑了挑眉,问:“林姑娘因何确定这一切是凡人假借神仙之名设下的圈套?”

&ep;&ep;黛玉道:“匠心痕迹太重,所谓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应当去过北狄了,而且跟北狄王预测过这次的雪灾。不然北狄王不会直接开出这么优越的条件,只为换我过去。但是小王爷也知道,北狄这样的大规模雪灾,只要前世也发生过,水澜就知道。所以,并不需要什么神仙真人的预测。”

&ep;&ep;司徒卓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现在嘴要紧的是不让黛玉去北狄,于是问:“林姑娘打算怎么办?封建社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是林尚书面对此事,也不好说不。”

&ep;&ep;黛玉反问:“小王爷有什么好主意?”

&ep;&ep;司徒卓神色坚定,颇有一种上战场之前的气势,道:“办法至少有三,一是证明所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乃是人为布下的惊天骗局;二是反客为主,我们也派人假扮一僧一道,传出你留在国内也能保佑大灵朝五谷丰登;三么,直接向水澜下手,让她吐出实情。”

&ep;&ep;黛玉瞧着司徒卓的眼睛,道:“小王爷进行到了哪一步?”

&ep;&ep;司徒卓道:“第二种法子见效最快,毕竟只要说起一个癞头和尚,一个跛足道士,世人便都以为是那两个神棍了,谁又能瞧出来是真是假?甚至全国乃至北狄出现的这两个神棍,根本就是不同的人假扮的。我们找人假扮他们,说些断言吉凶的话,也未尝不可。

&ep;&ep;但是天灾人祸,自有自然规律,没有谁能保证大灵朝一直不会遭灾。若是用这种谎言坐实了姑娘绛珠仙子的名声,于姑娘并不利。若是日后哪里再遭天灾,百姓甚至会怪姑娘不肯保佑地方。这等荒唐名声顶在头上,一时风光是有的,长远看,并不利于姑娘。”

&ep;&ep;黛玉的笑容很是玩味:“小王爷已经想到只要我顶一日绛珠仙子的名声,即便将我留在国内,也有后患,你说我去了北狄,有没有同样的后患?”

&ep;&ep;然后司徒卓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

&ep;&ep;只听黛玉继续说:“哪日北狄再遭天灾,便是我这个花巨大代价换回去的绛珠仙子失职,你说北狄人会不会迁怒于我?北狄花这么大代价换我去北狄,想来朝廷会派人送亲,我路上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否则只会引起两军交战。

&ep;&ep;但是我到北狄之后呢?远的不说,只说今年盛夏的时候派细作去草原上放一把火。夏日干旱,草原上风一吹,大火绵延千里。北狄刚经受了这么大的雪灾,紧接着来一次火灾会如何?灭国都有可能。

&ep;&ep;在北狄遭受重创的时候,北疆候请战,北狄不堪一击,那么我朝必能得到大片疆土。但是恼羞成怒的北狄王室必然迁怒于我,若是北狄王室直接处死了我,长康宫的目的自然达到了;但是即便北狄王室没直接处死我,只要不再重视我,随便一个细作就可以要我的命。在长康宫眼里,离开了家族的庇护,我很容易被捏死。”

&ep;&ep;黛玉说这些,司徒卓都想过。长康宫的目的,无非是要除掉自己和林黛玉两个变数,但是真当黛玉面不改色的将这些推论说出来的时候,司徒卓也忍不住动容。

&ep;&ep;那么美丽的女孩子,才十一二岁而已,就因为卷入这样残酷的政|治斗争而作为牺牲的筹码。“所以姑娘不能去北狄。这不是还有拆穿一僧一道骗局的方法么?另外,我已经查了北静王的一些事,只怕也用得上。”

&ep;&ep;像北静王府这样的簪缨之家,若是细查起来,就算不像王子腾那样令人触目惊心,也定然能查到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司徒卓虽然尚未开府,但是黛玉并不怀疑他搜集情报的能力。

&ep;&ep;黛玉浅笑一下道:“小王爷有心了。”

&ep;&ep;司徒卓也淡淡一笑:“姑娘不必承我的情,姑娘说过,下一个就是我。细论起来,倒是我借姑娘的势解自己的围。”

&ep;&ep;黛玉道:“既是兔死狐悲,便不说这些了。若是宫里有什么消息,还请小王爷第一时间告诉我。另外,我有一些事隐瞒了小王爷,并非我信不过小王爷,而是有些秘密小王爷不知道并无坏处。他日小王爷得知事情,还请勿怪。”

&ep;&ep;司徒卓向来是张严肃脸,听到此话非但不恼,反而一笑道:“姑娘这样说,令我安心不少。”林黛玉的智计,司徒卓向来不敢轻视,说不定人家隐瞒的就是破局之法。

&ep;&ep;林如海作为一部尚书,自然是消息灵通的,听说北狄使团突然又来了,林如海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果然还未到落衙,戴权便来了户部宣林如海入宫。

&ep;&ep;其实本朝在强娶强嫁方面也还好,就算是皇家赐婚,一般也是先征求双方同意,赐婚只是给一道体面。但是不包括和亲这种事,若是和亲还争取父母同意,那几乎没有本朝公主、郡主愿意远嫁番邦的。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