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是啊。”

&ep;&ep;“我是安市仁和医院的,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咱们药厂的报道,领导特意派我来了解一下贵厂的药品,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ep;&ep;守卫看他穿着正式,就让他等着,转身进守卫亭拨了个电话。

&ep;&ep;没一会儿,就出来一个男子,四十出头的年纪,看到陈晏初有些狐疑的打量他一眼:“你说你是哪来的?”

&ep;&ep;陈晏初笑道:“安市仁和医院的,听说咱们厂的药效果很好,特地派我来考察一下。”

&ep;&ep;男子想了想:“那你介绍信给我看看。”

&ep;&ep;陈晏初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我下了火车就把行李放招待所了,来的匆忙也忘带了。”

&ep;&ep;男子一听没有介绍信,满脸写着怀疑,正犹豫着,就见外面进来另外一个人,当即抓住他低声问:“咱厂有往外省扩大业务吗?”

&ep;&ep;“有吧,之前李主任让侯哥去外地了,京市有好几家医院,死活谈不下来,这不往外地想招去了,怎么了,李哥?”

&ep;&ep;“这人说是安市医院的,我怕是个骗子。”

&ep;&ep;“嗐,万一是一单生意呢,再说了,你就简单带他转一圈,他能骗啥?研究室他也进不去,想要买药,那不得先掏钱啊?”

&ep;&ep;“也是,你忙去吧。”

&ep;&ep;两人嘀咕完,男子又换了一副面孔,笑着迎上来:“哎呀,抱歉啊,你这没有介绍信我少不得多问两句,不知道贵院规模多大?”

&ep;&ep;陈晏初早编好一套应付他的说辞,三言两语,就把人哄住了。

&ep;&ep;还套出来不少话。

&ep;&ep;这人姓李,是厂里的一个小组长,下面管着几个业务员。

&ep;&ep;最近改革形势一片大好,药厂见机就扩大了规模,药品生产出来,得想办法卖掉,这就招了不少跑业务的职员。

&ep;&ep;估计是刚好有去外地跑业务的人,让他误打误撞混了进来。

&ep;&ep;两人边走,李组长边给他介绍自家的厂子规模。

&ep;&ep;这厂子始建七十多年前,原来的老板曾是京城很有名气的万宝堂的学徒,后来学成归来和几位朋友创立了为民药铺。

&ep;&ep;一度十分辉煌,后来的几十年,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争,两度面临破产,好在老板咬牙坚持下来。

&ep;&ep;后来国家稳定后,为民制药厂生产的退烧丸,疗效显著,广受欢迎,可惜多年前老板去世,其子实在不懂经营,去年在又是赤字连连的情况下,转手把厂子转卖出去了。

&ep;&ep;据李组长说,接手的新老板是个留学归来的高材生,还带了不少研发人员以及国外的先进秘方,同时又在京市大量聘请药剂研究员,重点钻研配方。

&ep;&ep;把从原来老板那里买来的配方做了改良,还从国外买了不少糖衣机器进行药丸的包装。

&ep;&ep;说话间,两人就走进了生产间,只见里面工人不少,粗略算,能有百十号人,六条生产线,规模可谓是不小。

&ep;&ep;难怪都往外省扩大业务了。

&ep;&ep;每条生产线都重金购买了不少机器,可以说这规模,在京市药厂中也算的上大手笔了。

&ep;&ep;陈晏初倒是有些好奇,这幕后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能有这样的财力和魄力。

&ep;&ep;参观了一圈后,陈晏初心里大概有数了,李组长原本见他如此好说话,想晚上请他吃个饭就把生意拿下,结果被陈晏初以有事为由推拒了。

&ep;&ep;出来后,见时间还早,他转身去了三利制药厂。

&ep;&ep;第139章偶遇知青

&ep;&ep;三利制药厂位置就有些偏了,下了公交,又走了好一段路,才看到一个破旧的牌子。

&ep;&ep;陈晏初驻足了一会,刚要进去,就听见后面传来一个有些迟疑的声音:“学霸?”

&ep;&ep;他转过身,看到了一脸惊讶的季修铭。

&ep;&ep;季修铭见真的是他:“真是你啊,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我差点没认出来?”

&ep;&ep;陈晏初看见他也有些意外:“你怎么会在这?”

&ep;&ep;“我跟你说过,我姑父是药厂的药剂研究员,喏,就是这个药厂的,今个是我姑姑让我跑腿给我姑父送点东西。”

&ep;&ep;陈晏初一看,这就好办了,省的他绞尽脑汁编造身份了,就把自己想要开药厂的事和他说了。

&ep;&ep;季修铭听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们都还在为期末能够考个好成绩而发愁的时候,学霸已经......考虑建厂了?

&ep;&ep;这还是人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