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ep;秦芳娘是真高兴啊。

&ep;&ep;神仙豆腐的钱是有数的,她算得慢,但从在西市口知道桑萝给了她六十块,她琢磨一路,到东市的时候也知道自己这些神仙豆腐都卖完的话能有三十文钱了。

&ep;&ep;而野菜,秦芳娘是每卖两把就加一文,一文一文的在心里默默加上去的。

&ep;&ep;这会儿她不用再数一遍钱,都清楚自己今天得了多少。

&ep;&ep;三十七文啊,桑萝来之前她已经美得跟做梦一样了。

&ep;&ep;“真的谢谢你。”秦芳娘激动得有些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这在我们家是好大一笔进项。”

&ep;&ep;多大她不知道,太大的数秦芳娘就不会算了。

&ep;&ep;她就知道一天能赚将近四十文钱是很惊人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ep;&ep;农户一年到头就靠地里几个出息,平常八天十天的卖一回鸡蛋顶天了,每年除了卖粮,哪见过什么大钱。

&ep;&ep;这会儿把该给桑萝的那一份钱交了,她捏着自己有几分沉手的钱袋,想一想以后天天能赚这么多钱,激动得心和手都在颤。

&ep;&ep;桑萝笑笑,先给她打预防,道:“这是最近大家对这个吃食新鲜,后边估计卖得会慢一些少一些。”

&ep;&ep;不过那时候有豆腐加进来了,这个却是先不用和秦芳娘去讲。

&ep;&ep;秦芳娘愣了愣,而后微有些失望,却也只是一瞬,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这也很好了。”

&ep;&ep;会稍微卖得慢一些,少一些,但也不会差很多的,一种吃食出来,总有固定的一些喜欢吃这种东西的人,能够长久稳定做得了这些人的生意也是好的。

&ep;&ep;只不过想到桑萝这东西的原材料是山里弄的,秦芳娘又有些愁,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一年四季有,还是有时令性的。

&ep;&ep;但这个就只能自己心里想想了,不该问的她多一句都不会问。

&ep;&ep;“走吧,我买根棒子骨,咱就买谷子去。”

&ep;&ep;桑萝点头:“买谷子前我寻思先买个米缸,家里只有两个布袋,用着不那么方便。”

&ep;&ep;一听桑萝要买米缸,秦芳娘就点头:“米缸是紧要东西,这个是得买,咱这有个讲究,家里再难再穷,也不能少了米缸和水缸的,这是一个家的风水。”

&ep;&ep;要买米缸,那就得出东市往主街的铺子里去了,两人挑着担子,秦芳娘边走边和桑萝道:“等米缸买回去,你记得往里放三个钱。”

&ep;&ep;桑萝还是第一回听说这个:“这是有什么讲究吗?”

&ep;&ep;秦芳娘摇头:“我也不知道,但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那有句老话,米缸放铜钱,财帛永不断,反正放一放图个吉利准是没错的。”

&ep;&ep;桑萝记下,准备回家就给安排上。

&ep;&ep;两人一人买了根棒子骨,桑萝又让屠户割了一小块瘦肉,准备加在骨头汤里一起炖的,她和两个孩子的身体都得养,补充营养是每天细水长流的事情。

&ep;&ep;买好了肉,两人这才出了东市,直奔主街上的杂货铺。

&ep;&ep;县里的杂货铺比三里村集上的要大得多,光各种陶器就摆了一开间的门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只米缸就有十数款。

&ep;&ep;桑萝挑着也不花眼,她只要最简单实用买得起的。

&ep;&ep;花八十九文买了一个能放五斗米的带盖土陶米缸,三口之家日常使用是足够的了,又称了点儿盐。

&ep;&ep;请店伙计用干净布巾帮忙把米缸里的浮尘擦了擦,而后搬到秦芳娘的架子车上,几个桶将之围在中间,稳稳妥妥。

&ep;&ep;米缸有了,又去买粮,这一回桑萝手中有些银钱,不再是一升两升的买,直接要了一斗。

&ep;&ep;七十文钱,回去舂成米约莫有个七八升,加上昨天舂的那些,请的人不多的话对付两三天应是够了。

&ep;&ep;手里还余五十多个钱,桑萝也没再瞎买,房子明天就要动工了,肉蛋菜总要买些的,且还不知会不会有预料不到的要花钱的地方,这些日子手上还是留些富余的好。

&ep;&ep;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了,桑萝又累又饿,因为次日开工是在陈家做饭食,那一车东西就直接让秦芳娘推回去了,桑萝自己准备只背个背篓从小道回家,水桶之类的等她下午歇过了再去挑来。

&ep;&ep;秦芳娘别的都好说,只一点坚持。

&ep;&ep;“米缸可不能往我家放,那会漏了你们家的财气,我回家在门口就把谷子倒筐里,这米缸我叫你叔给你送家去。”

&ep;&ep;还挺迷信,讲起来一套一套的。

&ep;&ep;桑萝觉得这个东西不知道就还好,知道了还是得信一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